语音导游介绍:2分58秒

现时在荔枝角道桂林街交界三幢四十多层高的住宅物业,取名Trinity Towers (丰汇)。物业所在位置部分是新亚书院旧校的遗址,市建局在此私人住宅楼下的其中一角,开辟为「桂林街公众休憩空间」。

是深水埗重建项目之一。

休憩空间展示了多件与新亚书院有关的展品, 包括一幅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题字,写有「新亚旧址」的牌匾, 新亚校徽的纪念碑,一幅刻有新亚创校校长钱穆撰写的校歌手稿牌匾,和刻有由书院首届毕业生余英时撰写的纪念辞和铭文的石墙。而新亚书院的校史、旧校舍外观、校舍平面图、第一届毕业礼出席签名等,都刻制在金属上,作永久展示。

新亚早年的教授,不乏享负盛名的学者,书法家、历史学家、甲骨文专家、国学家等。然而新亚教授所领的薪酬极为微薄,仅及当时香港官立小学第二级以下的薪级,还经常领不到薪水。学生们亦大多是贫苦大众,经常缴不出学费,甚至学生有营养不良,以致患病的。当时书院也要减免学费,甚至为学生找医生治疗。书院亦创行工读制,一些学生被派往负责校中杂务,获少许津贴和在校食宿,亦有不少学生在学校天台上露宿。学校的物质条件虽极贫乏,但创办人钱穆、唐君毅、张丕介仍然对教育抱有热诚和希望,非常用心经营。除了邀请华裔著名学者之外,亦有西方著名学者莅校演讲。因此这所简陋的小书院从此声名远播,渐渐获得各方面的推崇。

学校是社会的一部份,所以新亚书院的历史,亦有香港当年的社会背景。五、六十年代的香港,不如今日的物质充裕,市民、机构及政府都是节衣缩食,于困难中,新亚的师生仍坚持学问研究,正正反映当年香港人的拼搏精神。

一九六三年,香港中文大学成立,由崇基学院、新亚书院、联合书院组成。新亚成为成员书院,一九七三年迁入沙田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学以迄至今。

返回路线

简» EN » 日本语» 한국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