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音導遊介紹:2分53秒

十九世紀三十年代,歐洲商船已發現維多利亞港是個理想的船隻停泊處,英國在佔領九龍後,隨即興建多項軍事設施,以增強其軍事力量。英國人看中尖沙咀的山崗一帶居高臨下,非常適合用作興建各式軍事和港口設施之用,於是將尖沙咀原居民遷到油麻地。當時在尖沙咀的軍營分別有威菲路軍營(Whitfield Barracks)、漆咸道軍營(Chatham Road Camp)以及槍會山軍營(Gun Club Hill Barracks)。而威菲路軍營即現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,當時是一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。英軍最初在該處設立帳幕駐紮部隊,後來才正式興建威菲路軍營,到了一九一零年,八十多座兩層高的兵房相繼落成,以用作訓練軍人和軍人宿舍。由於當時印度仍然是英國殖民地,所以英國派遣了不少印度矞士兵來港駐紮。考慮到印度士兵大多信奉伊斯蘭教,因此營內建有一座小型清真寺,供印度穆斯林軍人崇拜,該寺早於一九零一年便已建成,直至一九六七年軍營拆卸,清真寺仍然原地保留。至一九七零年代末,當時貫穿尖沙咀的地鐵工程使清真寺出現結構危機,因此在得到地鐵公司賠償後,便於一九八零年於現址重建,由印度裔建築師負責整個重建設計項目,過程中還得到海內外的穆斯林捐款支持,現時的建築於一九八四年重建而成。此外,九龍公園在一九七零年代落成,而原有的軍營只保留九龍西第2號炮台、S4、S58、S61和S62號營房, 炮台改建成兒童遊樂場- 歷奇樂園,S4號營房為現時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營運的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,S58號營房為現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庫;而S61和S62號營房為現時香港文物探知館,四座營房均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。此外,在公園遊覧完畢後,不妨嘗試由較少人進出的出入口離開九龍公園,因為在近麗澤中學那邊的出入口附近,仍保留戰時所建的防空洞,這個軍事建築沒有文字介紹也沒有被圍封,據說是打通當時尖沙咀內的三個軍營,但現時已經變成野貓們的家,不時有愛貓之人給餵食糧水。

返回路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