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音導遊介紹:4分50秒

如今我們都知道,收受外國資金是犯法行為,但半個世紀以前,香港確曾接受美國巨額善款,在大埔、長洲、馬灣等多處興建村落,部分取名「美經援村」(CARE Village),鄉事委員會亦曾在建村計劃擔當要角。當中位於大埔、馬灣及長洲的徙置平房直接以「美經援村」為官式名稱出現在官方地圖上,位於鴨洲及青衣的徙置平房則只稱「漁民村」。有別於新界常見的三層式丁屋,現存美經援村以兩層高徙置平房為主,通常是排屋形式建設,門前通道多為村民共享空間,可用作乘涼、晾衫或曬魚乾等。

來自美加的善款,何以落到新界鄉間和偏遠離島?所謂美經援會,其英文 CARE 的全寫是 Cooperative for American Remittances to Europe,顧名思義是援助歐洲的組織,由 22 個美國慈善機構在 1945 年組成,起初純屬臨時性質,為二戰後歐洲提供糧食援助。首批軍用糧食包,由美國人捐贈予指定的歐洲親友,其後再擴展到救濟歐洲貧苦大眾,德國是主要受助國。以現今標準看來,香港怎也不似是需要救濟的落後地區,但面對戰爭遺下的頹垣敗瓦,港英政府未有完善福利制度,加上成千上萬國內難民湧入。五十年代可謂香港接受國際救濟的「黃金時期」,美經援會正正活躍其中,而曾經接濟歐洲戰爭難民的糧食包,陸續轉贈到香港,以助穩定香港戰後社會。美經援會工作也涉獵其他範疇,譬如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後向災民贈予毛毯。而興建美經援村的原因,是一九六零年代近岸漁獲下降,部分漁民無法到遠處漁獲較多的地方捕魚,亦未有能力在陸上覓得居處,只能在破敗的艇上生活。有見及此,當時的鄉委會聯同地方鄉紳便向美經援會申請經費,資助貧困者在西灣興建村屋。村屋於1968年至1972年間落成。

因落成次序及出資者不同。美經援村分為三村。最早建成是「西灣美經援村」,來自美國及加拿大捐款的美經援會,負責建屋費十五萬港元;理民府負責鋪設山路及水渠。其後,總華探長呂樂的父親呂君博先生捐出一萬三千元支助建築材料,美經援會贈送全部水電裝置及用具,嘉道理贈送衣車,建成「呂君博美經援村福利中心」。與此同時,居民亦籌得款項購買街渡一艘,命名「米多伯利」,往來該村與長洲市區。其後是「應善良美經援村」,其名字是來自捐款人之一商人沈炳麟,所創立的「應善良基金會」。最後落成的是「自助美經援村」,自助的意思是,各戶需自行付出6400港元購置地皮,加拿大捐款十餘萬港元。各戶入股組成「自助美經援村屋宇建設有限公司」,該公司屬私人股份有限公司,目前仍在登記冊上。值得一提的是,長洲西灣的交通以前並不像現在那麼方便,在二零零零年長洲西堤路建成前,只有靠街渡出入市中心。過往長洲西堤路至市中心一段路全是海灘,西灣美經援村可說是長洲的「郊區」與市中心的繁華成強烈對比。

#香港 Hong Kong #長洲 Cheung Chau #歷史文化 history & culture #觀光 exploring

返回路線